《当代传播》
8月13日,百合佳缘集团联合第三方数据调研机构“艾瑞咨询”共同发布了《2021年中国当代不婚主义白皮书》——《不婚面面观》(下称《白皮书》),针对当代“不婚人群”的产生背景、人群现状、背后原因,以及婚姻态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和探究。让大家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当代适婚人群的婚恋思想变化和社会婚恋发展趋势。
表示,伴随着社会包容性越来越强,婚恋思想产生了不一样的变化,大量不婚人群的出现意味着伴随人们的思想和经济越来越独立,结婚不再是当代人的必修课。“其实对个人而言,每个人都有选择‘婚'与‘不婚'的权力,而‘不婚'并不代表不需要‘爱'和‘陪伴'。”吴琳光说:“通过婚恋领域的长期深耕和洞察婚恋变化的趋势,百合佳缘集团持续保持对婚恋市场的敏锐度,始终坚持以用户为基础,优质服务为核心,为有婚恋需求的适婚人士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一站式婚恋情感服务。”
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单身人口总数约为3亿人, 正处于第四次“单身潮”期间。自2014年至2019年,我国内地结婚人数及结婚率不断走低。《白皮书》显示,从客观角度看,适婚人口数量不断下降,生活成本和压力不断上升,使得婚姻对当代年轻人来说成为了“奢侈品”;从主观角度而言,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主张追求个人幸福,虽然不愿意选择将就,但也从未放弃追求自己理想的婚姻。
单身们在享受单身的同时又不排斥恋爱,而所谓的“不婚主义”的出现,逐渐成为人们一种新的婚恋思想。《白皮书》显示:不婚人群在单身群体中的占比约为25%。换言之,每4个单身的人中就有1个可能是不婚者。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婚人群中,超过80%的人始终处于摇摆状态,这部分人群对于不婚的坚定程度,远不如坚定不婚人群高,在一定时间内存在着因为客观条件改变而改变自身想法的可能。
由此看见,对于“不婚人群”而言,从不婚原因角度出发,可分为“被动不婚”与“主动不婚”两大层面。被动不婚,是由于诸多不利因素而丧失择偶条件,人们被动无法结婚。主动不婚,则是人们选择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追求个人发展而主动地放弃婚姻。
从外界因素来看,适婚人口的不足、环境的限制、经济的可支配性等客观条件造成了年轻人“不能结婚”;从内在因素来讲,对个人主义的追求、价值观的转换、对单身文化的包容程度等,让更多年轻人主观地“不想结婚”。
不婚人群的现状及特点
具体看不婚人群画像来看,女性以29%的比例略高于男性的22%,30岁以上占比近三成、而一二线城市的不婚人群合计占比高达55%(注:单身人群包括未婚及有过往婚史的人群,此处仅针对20-45岁中国单身人士)。
数据显示,不婚人群中,45%是企事业基层员工,20%是职场的中高层人员;本科学历比例占比高达73%;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不婚人群,以47%的比例占据着首位,其次5001-8000元月收入的不婚群体占比为34%。由此可见,绝大部分“不婚人群”通常伴有高学历、高收入的“标签”。他们在经济上独立自主、在生活中小资惬意,形成了一种“单身者自洽”的状态。
选择不婚,意味着可以拥有更多的个人生活与空间,同时也不用承担过多的压力与责任。然而,“不婚人群”也需要一个人独自抵抗由于不婚带来的风险。《白皮书》显示,51%的不婚人士表示会努力赚钱,增加储蓄/购买理财产品;46%则会锻炼身体注意健康;购买(养老、疾病等)保险、购买自己名下的房产、了解养老事项、增强亲友间联系等,也是抵御不婚可能带来风险的重要途径。
对婚姻感到未知与恐惧,是不婚人士的主要态度。究其原因,个人不婚主义的形成,离不开生存压力、个人意识及舆论导向等影响。《白皮书》显示,社会压力、经济压力增大,以及个人意识的觉醒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以占比均达到44%,共同处于首位;女性个人经济实力的提升也是很重要原因,占比达到39%;还有20%的比例则是受到舆论导向的影响,这些舆论一方面在宣扬单身的优点、鼓励大家单身,另一方面也在通过传播和放大婚姻的弊端与不幸,推崇大家不婚。
然而,“不婚”不代表着拒绝任何情感关系。在不婚人群中,大多数处于单身状态,且“母胎solo”占比将近三成;曾有过恋爱经历,但目前单身占比高达63%。其中有57%的坚定不婚人士对待恋爱相对佛系,享受单身,有无伴侣均可;仅有30%的比例是独身主义者,还有13%的比例在积极寻找伴侣中。
上一篇:《2021年中国当代不婚主义白皮书》发布,“不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