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传播

白明&吕品昌 陶瓷媒介与当代叙事 全文实录(上 

来源:当代传播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11

陶瓷媒介与当代叙事

10月29日上午,由北京理工大学主办,【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陶瓷艺术文创设计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组策划组织的【陶瓷文创·高峰论坛——走进景德镇】在景德镇三宝蓬美术馆举行。

论坛分为【陶瓷媒介与当代叙事】高峰对话,以及【陶瓷艺术与文创设计】学术研讨两个单元。

【陶瓷媒介与当代叙事】

对话嘉宾为白明和吕品昌

由项目组负责人王乐耕老师主持

高峰对话活动吸引了众多陶瓷艺术家与爱好者、媒体记者的关注与参与,现场座无虚席人气爆“蓬”,场外线上直播观看高达3万多人次。

座无虚席的三宝蓬

王乐耕: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的到来,今天我们在三宝蓬举行这次高峰对话,感谢三宝蓬肖总对我们的支持。我们这个项目从10月开始,前段时间在北京集中培训,后半段到景德镇来,项目组老师,工作组20多位学员来到景德镇以后感觉非常温暖。

我们组织这次活动,受到了各方面的帮助,今天非常荣幸邀请白明老师和吕品昌校长给我们做这次对话,谈一谈关于陶瓷艺术的一些问题。首先,我想请二位艺术家谈一下,现代陶艺创作,如何面对传统,以及实现作品的当代性。

白明:

中国作为传统的陶瓷大国,更主要是瓷的大国。从东汉到今天一直是瓷的国度,所以怎样去用好这样一个了不起的璀璨的传统工艺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可以说传统的经验营养及传统所带来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不同的理解方式。

比如景德镇的传统跟景德镇有关,龙泉的传统跟青瓷有关,磁州窑跟黑釉的刻划花装饰有关,宜兴跟茶壶有关。从这一点来讲传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词语,而是有着非常清晰边缘的学术名词,有地域的范畴,时间的范畴、民族的范畴,等等,传统是一个有着极为宽泛,边缘很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如何进行当代转换呢?

其实从远古的陶瓷文明走到今天,每个时代都在转换,只不过那时候不像今天把它当做一个重要话题来讨论,来传播、来研究。比如说从东汉到三国,到唐代,青瓷变化就很大,青瓷的变化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是自然而然诞生的,自然而然在转化的,自然而然融入我们生活的东西。所以到了今天当它变成一个话题在讨论的时候,就会由于话题论述的范畴越来越具体化。刚才我讲的景德镇会谈景德镇的传统,德化会谈德化的传统,当这两个传统放在一起的时候其实很难对话。所以我们对待传统的方式如果简单的从历史走到今天,不要刻意把它拿出来我怎么样利用传统来当代化,如果把这个话题先放下来的话,这个话题其实反而就变得好沟通了。

我们今天在座的无论是工艺美术大师,老师、年轻艺术家、老先生、艺人,哪一个人不是从传统走过来的呢?哪一个人跟传统能够切割关系呢?哪一个人的审美在新的形势之中没有过去的影子呢?从来都没有。我们今天来聊这个话题,我个人认为更多的还是要跟这个时代产生关系,这个话题才变得真有意义。

时代是什么呢?时代已经走向了21世纪。我认为无论是像品昌老师,原来陶大毕业,可以讲是中国现当代陶艺里面真正的先锋之一,他的老师周国祯老师,姚永康老师,我的老师祝大年先生。如果说整个中国陶瓷艺术向当代转化,向产业化转化,向思想和风格流派建立上转化,那祝大年先生参与首都机场壁画的大型活动是整个中国当代艺术转型的重要事件和象征。在座年轻的艺术家可能不一定知道(上世纪)70年代首都机场壁画对整个中国的艺术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这个只有当时的经历者才有更切身的体会。

所以当主持人问到这个话题,我把我对待传统和当代的理解先给大家分享,尤其是很多人会容易觉得,好像当代、现代和传统是一个对立的概念,其实永远不存在。我们如果往后看50年,今天我们所有的努力有一部分就会转为传统,50年前、100年前,今天我们看祝先生就是传统,可当时非常新颖,今天看袁运甫先生,袁运生先生,当时都是不能接受的一些现象,现在已经成为最普通的传统了。当然也包括姚永康老师、周国祯做的。如果是说放在产瓷区来讲,当时是了不得的创新,可现在已经变成许多学子学习的对象,也成为传统的组成部分。所以关于这个大问题,每个人都是实践者,每个人都是困惑的制造者,我们都是在这个领域里面和大家一样面对这个困惑,一样面对这个挑战,也一样在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在给这个大的答案,填补非常小的答案。

上一篇:中国当代影像的未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