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传播

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 

来源:当代传播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丰富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涵。 在新时代文化强国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大背景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肩负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使命。 合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省级国家级非遗项目有四十多个,包含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传统技艺、民俗等。 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为讲好“合肥故事”创造先决条件。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能为中华文化的传播搭建桥梁, 但是相较于逐渐系统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体系,外宣翻译系统基本处于发展停滞阶段。 这无疑阻碍了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拖缓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1.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

合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方面走在前列。2007年至今已公布了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立了较完备的《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统计表》,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分别为庐剧、巢湖民歌、纸笺加工工艺及肥东洋蛇灯会,省级非遗项目40个。 相较于发展较完善的非遗继承与保护体系,非遗外宣翻译仍处于初期萌芽阶段。 市政府外事办、市文化馆、省博物院、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系统及安徽非遗网等网站关于非遗的外宣翻译几乎空白,可以说非遗的外宣翻译是被忽视的。 调查期间笔者走访了市档案馆、文化馆、博物院等机构,未发现有关我市非遗的翻译著作。 同样,全国非遗译介著作也寥寥无几,仅有2008年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英文)》和2011年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版)》等。 检索中国知网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传外宣的文献仅仅66篇。 大多数文章是针对地方代表性非遗项目的英译研究,其次是结合翻译理论、传播理论的外宣翻译策略研究。 晋升新一线城市后,合肥必须树立国际形象,要有“国际范”,讲好合肥故事,传播合肥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的媒介是受众了解中国非遗文化的重要渠道[1](136-142)。因此,合肥市今后非遗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对外宣传翻译上,将逐步建立起来的非遗体系译介到国际语境中,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魅力。

2.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困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征那些非文本、 非物质的活态的文化自然积淀的存在,其传承形态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2](117-121)。 非遗的特殊的形式决定其外宣翻译有较大难度。 非遗翻译的难点有三个:民族特色鲜明的非遗名称翻译,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汉语意合到英语形合的转换[3](41-44)。 非遗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非遗的表现形式有方言、方音、曲韵、专有名词或特殊的符号,目的语语境中基本没有对应项目,并且汉语的“意“与外文的“形”难以完美转换,这都给翻译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 除非遗自身属性带来的翻译困境外,外宣翻译还受制于其他外部因素:一是缺乏文献资料。 非遗外宣翻译处于起步阶段,能够参照的文献或翻译辅助资料不多,总的来说非遗外宣翻译成果少,关注度低。二是缺乏翻译标准。已有研究虽探析了非遗的翻译策略,但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使非遗的翻译充满主观性。 三是缺乏非遗外宣翻译意识。 近十年非遗工作主要集中在传承与保护层面,各级政府都在积极申报非遗项目、加大对非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非遗外宣工作缺乏重视。 合肥市各类文化事业网站没有有关非遗外宣的内容或者板块。 作为新一线城市, 向国际讲好合肥故事必须重视非遗外宣翻译工作。四是人才与技术匮乏。非遗翻译离不开专业的翻译团队。 当前有关非遗的翻译工作基本是由教师、学生、翻译公司临时组建的,缺乏专业的培训,翻译质量堪忧。 非遗资源数字化的过程中忽略了双语语料库的建设, 导致外宣翻译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 语料库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进行宏观安排和政策支持,建立专业的团队收集和处理语料,只有所有译员共同协作,才能保证该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4](78-81)。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困境是其自身属性及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长期处于发展停滞阶段的非遗外宣翻译,在新时代文化走出去战略及文化强国的背景下,必须破除禁锢、走出困境,实现新的发展。

上一篇:日语中的传统服饰文化在当代的传播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