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传播

后浪的意义编码与传受关系裂变 

来源:当代传播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2

一、《后浪》话语传播的意义构建

毛泽东在《七律·洪都》当中写道:“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这里用“后浪”比喻新生力量。发生在1919年5月4日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爱国运动。2020年5月4日,正值五四爱国运动101周年,社会在不停变化,时代在发展,青年人的思想也应该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引领,为纪念五四爱国运动,相关单位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尤以B站推出《后浪》为例,B站作为中国年轻族群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生态系统,推出《后浪》的初衷是树立青年人真善美的价值观,构建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鼓舞青年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向往,构建一种属于青年人的身份认同。

二、《后浪》的传播分析

《后浪》是哔哩哔哩网站(B站)联合各大主流媒体共同推出的面向所有青年群体的演讲视频,意在使视频中所传达的积极内容鼓舞年轻一代拥抱生活、热爱世界。但是一部如此青春励志的片子,为什么会在网络上掀起如此强烈的舆论热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批判它、谩骂它?甚至扬言自己是资本控制下的“韭菜”而不是视频中所展现的“后浪”。

(一)用户“解码”有偏差

认知以及环境状况的影响,不在心理上完全认同。

但是,B站本就是一个商业网站,《后浪》不过是B站的一种商业行为,盈利是它的最终目的,这无可厚非。处于编码的角度来看待这则视频,B站并没有做错什么,它在吸引粉丝的同时还在积极树立青年人正确的舆论导向,承担作为一个网站的社会责任;而只是作为用户的大众,其中部分用户对《后浪》的解码产生了偏差和误解,其出现的结果是大众对此的批判和谩骂。

《后浪》遭遇的是典型的批判性解码。或者根据霍尔的说法,“电视观众有可能完全理解话语赋予字面和内涵意义的曲折变化,但以一种全然相反的方式去解码信息”。从各个平台获取关于后浪的评价中,差评的不是在于《后浪》中的生活方式不美好,而是这种生活方式只属于少数精英群体,没有考虑绝大普通用户的生活状态。

而同样出圈的快手宣传片《看见》,在强调“年龄差距”的同时,也把“草根群体”纳入进来。从霍尔的角度,这就意味着更多的人会采取“同向解读”的方式,以编码者预设的意义来解读讯息,解码所得的意义也与编码意图完全一致,青年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承担的社会责任感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代表阶层单一

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译码”理论指出,任何信息在进入大众传播领域之前都必须先进行“编码”[1]。《后浪》的主要策划人及其团队,他们除了想做商业宣传之外,他们更想做的是赞许和鼓励青年人,不管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拥有一种积极、乐观、正面的心态,拥有一种奋力拼搏的劲头,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承担起“后浪”的责任和担当,讲好中国青年的故事,传播好中国青年的声音,这是《后浪》主要策划人及其团队的“编码”。一方面因为大众没有明白编码者的意图以及复杂的感知、认知、情感等问题,所以在译码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出现了二元对立的矛盾:批判和赞扬、现实与理想。另一方面,即使译码者明白了编码者的意图,但也还是会受自我

从视频传播的内容来分析,《后浪》传播的内容多元,形式多样,但其实它代表的阶层非常单一。

《后浪》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UP主,他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涵盖了不同的领域:登山、潜水、冰岛旅行等等。回过头来认真地思考,会发现一个最大的问题:这些UP主所谓“模版”的生活方式,几乎无一不是暗合了消费主义鼓吹的“消费符号”。视频中的年轻人,冲浪、滑雪、周游世界,而现实是职场年轻人不停地加班,妥协于“996”的工作模式;视频中的年轻人大都衣着讲究,有钱有闲,一眼看去就是城市中产阶层的标杆,而现实却是有人在为家庭巨大的支出发愁,有人在为找不到工作而迷茫,有人在为昂贵的房价、连续不断的贷款而烦恼,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尤为明显。

《后浪》中描绘的青年形象和其赞礼的青春姿态,与现实相去甚远。当回归现实时,大部分职场工作者,在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为完成一个项目彻夜未眠;为升学深夜苦读的学生,毫无闲暇时间享受轻松的娱乐生活;为撑起家庭责任,青年农民、工人等劳动者起早贪黑地工作,这些群体都几乎被忽略了。他们才是中国这个后浪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不得不为了就业、落户、房贷、车贷等现实问题去拼搏。

上一篇:新媒体视域下梨视频的传播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