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传播

坚守中华文化传统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观耳畔中国 

来源:当代传播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2

央视新近开播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吸引了不同年龄观众的关注。此举对弘扬传统文化,普及诗词知识无疑是一件大好事,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现代传播手段以实现活态传承的一次尝试,可见,只要有交流的平台、传播的途径,传统文化同样能够获得不同时代人们的认同。

由于“城市话语中心”的影响,当代流行歌曲、通俗音乐几乎成为时尚的标志。但是,随着时代的变革、国家文化导向的调整,近期电视荧屏上又涌现出几许清丽的画面、温馨的音响,如《耳畔中国》,即是这类“正能量”的代表。

观看这档节目后,笔者有了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传统民歌展现与文化底蕴的彰显

《耳畔中国》作为一档唱响民歌,唤醒民族记忆的大型“中国风”音乐竞唱节目,在繁多的综艺类节目中脱颖而出,是有其成功的理由的。首先,由于剧组的综合设计,参赛选手对民歌题材多样的选择,几乎涵盖了56个民族的声音;其次,歌者穿着不同的民族服饰,充分体现了各民族缤纷的视觉美感,加上舞台空间的综合运用和环节设计,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审美层次观众的需求;让笔者记忆犹新的便是来自毛南族的“毛南组合”,他们佩戴银饰,身穿毛南服饰,简约大方,再配合纯粹的歌唱,既展示了一方水土的文化特色,又为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视听感受。

《耳畔中国》在聆听民歌之余,还能让听众了解歌曲产生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渊源,如在节目播放中,字幕滚动打出歌词和歌曲的相关背景,而后由评审与评委对歌曲进行解析。如:湖南民间小调《思情鬼歌》:郦波教授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鬼”字的寓意,“鬼字在语言上是情绪的俚语,是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同样,布依族山歌《咕噜山歌》中的“咕噜噜子,嘎啦啦子”,这些衬词都是模仿布依族生活环境中水车、流水的自然音响,作为象声词,可以根据任何环境、任何语境去套词。可见,这样的方式不仅拓展了观众的认知局限,还帮助观众在理解了歌曲背后历史文化的同时,更唤醒了人们的久远记忆,让更多的观众重温过往情感表达方式的质朴,感受自身与生活的关系。

二、中国情绪的感染与文化的传承

随着铺天盖地的电视音乐节目进入观众的视野,《耳畔中国》以其富有创意的定位,成为众多音乐类节目中的清流。为了弘扬民族音乐的价值,《耳畔中国》主要将自己定位为展示中国民歌,展示中国风情的窗口,以改变当下音乐快餐给人们带来的负效应,从而满足心灵的需求,为民歌的爱好者带去乡音的滋润,同时,也为众多音乐人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展示平台。

《耳畔中国》不仅是一场民歌的比赛,更是各族文化风情的一次巡演。据节目制作人捞仔介绍,有太多散落在民间没有挖掘的美妙旋律有待展示,因此,他就希望通过《耳畔中国》这档节目向大家展现出来。的确,民歌是真正土地的声音,是来自社会底层的呼唤:无论是陕北民歌,还是川江号子,亦或青海花儿,它们都是人与自然、人与内心交往不可分割的载体,也正是这种优势,让《耳畔中国》能够得到人们的关注。正是这种深厚的历史积淀,让我们陶醉在歌曲的抚慰中时,也对歌曲中所反映出来的情怀产生强烈的共鸣。

《耳畔中国》的播出,从多角度实现了对中华民族文化进行传播、传承、弘扬的目的,也折射出他们新一代传人的希望。如:演唱《对歌对到日落坡》的碟当久,他从小生活在苗寨,在家庭的影响下,他学习苗族的历史、音乐。正如评委所说:“把这么多民间歌手凝聚到这个平台上,集中展示我们中华文化的魅力,这不仅仅是歌的传承,还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同样,亲圪蛋组合演唱山西民歌《圪梁梁》时,郦波教授讲到:“最早的中国民歌就是唱土的,只通过山西民歌就可以看出来,从我们当代的生活,一直到我们最早的祖先,这就是我们音乐的土壤,也是民族文化的土壤,保护好这种土壤,才有真正的文化传承”,表明了土地的意义、乡情的浓郁。

通过节目的播出,听众能够聆听到具有地方生活特色、展现民众心声的民歌,有余韵悠长的《阿里郎》;沉稳内敛的蒙古长调。在《耳畔中国》的时空环境中,观众可以真真实实的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感受到各地不同的风俗,并通过各民族音乐的魅力,真正感悟民众的无穷智慧。

三、传统音乐文化借助电视媒体焕发活力

上一篇:延续与重述当代视野下中国古代神话传播的检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