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传播

非遗旗袍的年轻态传播与推广研究(3) 

来源:当代传播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2

(二)传播新潮化

非遗旗袍既是技艺,也是产品。当产品本身足够优秀时,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年轻群体的服装营销更要时刻把握最新的传播方式。传播方式不会一成不变,甚至是瞬息万变的。长则三五年,短则一两个月某种传播方式就可能失去原有的生机与活力。当下,可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便捷高效的碎片化传播推广方式来介绍旗袍历史、技艺、特点与文化;通过视频、影视作品、MV等情怀式传播推广方式拓展旗袍穿着场合、提高旗袍吸引力,形成“旗袍热”;通过VR模拟区、交互游戏区、数字体验馆等沉浸式体验传播推广方式营造文化氛围,感染消费群体。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短时间突破40亿票房。这种带有文化属性的传统经典IP引爆,形成了“现象级”传播的方式,可被非遗旗袍所借鉴。通过较大流量和影响力,把握部分服装话语权,让非遗旗袍一直吸引年轻群体在主流范围内流传,终成经典。

(三)社会支持圈

传承、传播与推广非遗旗袍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年轻群体共同努力。政府有关部门应通过相关政策与资金补助,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通过建设“旗袍小镇”“旗袍体验区”等商业模式,获得经济、文化、社会效益,促使非遗旗袍的大力发展。尤其是上海、杭州等城市,可与非遗旗袍生产企业、协会等部门互相沟通协调,挖掘非遗旗袍的产业价值,使其成为地方特色或支柱产业,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继而反哺非遗文化。非遗旗袍传承人作为传承主体,可以积极改变师徒传承模式,与高校、科研机构等教育组织合作,通过非遗旗袍进校园、进课程等活动方式,一起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申报国家课题与项目。非遗旗袍传承、传播与推广的关键是年轻态,也是给年轻群体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义务,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共同为非遗旗袍及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结论

非遗旗袍是中国传统服饰近几百年来最璀璨的艺术文化和生活的结晶,不该被束之高阁成为一种象征,而应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以一种更新潮、更系统、更吸引人的方式展现在社会大众面前。面对更大的机遇与挑战,非遗旗袍传承从产品本身、传播手段与社会支持圈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创新与突破,挖掘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转化方式,更是为其他纺织类、服装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下的年轻态传播与推广提供借鉴与参考。

[1]范康宁.浅析旗袍的发展与演变[J].艺术理论,2010,(10):76-77.

[2]朱博伟,刘瑞璞.旗袍三个发展时期的结构断代考据[J].纺织学报,2017,38(05):115-121.

[3]王学东.浅析旗袍之美[J].美与时代,2018,(09):99-100.

[4]袁志.浅析旗袍式样的演变[J].大众文艺,2018,(13):89.

[5]孙雪姣,胡迅.旗袍的继承与创新[J].现代装饰(理论),2017,(02):183.

[6]张中启.丝绸旗袍图案与款式设计分析[J].国际纺织导报,2012,(04):47-52.

[7]李宁,张焘.移动互联网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困境与创新途径[J].大众文艺,2019,(06):1-2

[8]彭泽洋.民国时期红帮裁缝与旗袍变革关系研究[J].丝绸,2018,55(12):94-101.

上一篇:解析微营销中金融信息的有效传播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