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传播

基于新媒体视角的民族文化当代传播分析 

来源:当代传播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09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提出“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文化是一个民族长盛不衰的根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做好民族文化传播工作,能够增强国民的文化认同感,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当代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媒体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文化传播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新媒体传播具有迅速、及时、准入门槛低的特点,并且具有即时双向互动性,能够打破传统媒体双向反馈沟通滞后的弊端,是当代传播的重要媒介。其受众范围广泛,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移动设备终端的出现,更是为新媒体传播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但新媒体形势也给民族文化传播带来一些问题,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内容缺乏深度、商业色彩过于浓厚,甚至有歪曲民族文化的真正内涵的现象,污染了整个民族文化传播的环境。新媒体传播为民族文化传播提供新契机的同时,如何利用好新媒体进行民族文化传播,是值得每个文化传播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一、新媒体传播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优势

新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冲击着传统媒体。新媒体传播是主要依托互联网、以移动设备为载体的传播形式[1]。微博、微信等是新媒体传播的主要传播媒介,具有开放性、广泛性、时效性、互动性等特点,下文将对新媒体在民族文化传播方面的优势进行分析。

(一)新媒体传播打破民族文化传播地域限制

由于某些社会历史原因,我国民族文化传播曾经出现断层。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曾经过分强调引进西方文化,摒弃传统文化。这些历史残留因素,阻碍我国民族文化传播的发展。加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地域辽阔,民族文化传播往往受到地域的限制,无法进行大范围传播。例如:京剧演出受到地域限制,能够观看京剧演出的地方非常少,特别是南方地区,很少能接触到京剧艺术,更别谈京剧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了。过去大多使用传统媒体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播,但传播范围比较狭窄,而新媒体则打破了民族文化传播的地域限制,在平均每人一台手机的大环境下,在互联网上发布一段音频,便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传播,可见新媒体传播具有极强的传播能力,能够使民族文化走出去,甚至走出国门,让更多的人能够学习到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2]。

(二)新媒体传播提高了民族文化的传播效率

过去,若想实现大范围的京剧普及与巡演,戏班子需要走南闯北辗转多地,每次演出往往也需要准备很长时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传播的效率极低,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突破了这一困境。人们可以利用手机拍摄,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即可完成对民族文化的传播。例如:微博的“一直播”平台等,或是拍摄一些短视频,就可以轻松地将京剧艺术表演呈现给大家,甚至不需要大型的机器设备、搭建后台等复杂的拍摄步骤和许多繁琐的流程,就可以形成大范围的传播,呈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对于提高民族文化传播效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能够使民族文化传播变得更简单、快捷,加快民族文化传播的速度,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传承。并且新媒体传播的准入门槛低,在过去,民族文化传播主要依靠专业的从业者。但是现在,普通观众或是普通游客[3],拿起手机便能发布有关民族文化的展览、展示、演出等内容,使更多的人领略到丰富的民族文化。

二、利用新媒体进行民族文化传播的策略

尽管新媒体在民族文化传播方面有许多不可替代的优势,为民族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打破了民族文化传播的地域限制,也大大提高了民族文化传播的效率,但新媒体形式下的民族文化传播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传播缺乏深度、没有挖掘到民族文化的精髓、商业色彩过于浓厚、达不真正的传播目的,甚至歪曲民族文化的真正内涵,文化资源利用率低,无法将民族文化真正应用等问题。下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能够在新媒体形势下更好地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播。

(一)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

古往今来,文化兴盛是一个国家、民族能够经久不衰的重要体现,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历史冲刷,仍然生机勃勃,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拥有源远流长的具有独特影响力和生命力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深度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要求进行传承创新,展现中华文化的时代风采和魅力。

上一篇:湖湘文化当代传播的方式与思考 ——以船山精
下一篇:坚守中华文化传统,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观